在学校的党委统一领导下,护理与康养学院党总支遵循党的先进理论,致力于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学院以“巩固基础、突出特色、开拓创新”为目标,全体党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争模范、树先锋,引领全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争第一、夺红旗,奋力投身“优秀党组织创建”和“双高校建设”工作。
增强组织活力 创新育人模式
护理与康养学院党总支结合党员个体特质,科学划分组建了涵盖师生技能竞赛辅导、课程建设、就业推进、社会服务、价值引领等五大领域的专业团队。各团队均由党员骨干领衔,通过多样化平台充分展示党员风采,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生机与活力,将党员先进性与时代使命感紧密结合,塑造师生的崇高志向,通过参与技能竞赛、专业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多元化活动,切实贯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广大党员追求卓越、勇夺先进的积极性,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实践化。
护理与康养学院党总支秉承“12345”育人模式,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育人目标,即培育具备大爱之心、德技兼备的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先有王巧玉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后有李林红和谷思彤实习上班途中英勇救人,被社会广泛称赞;还有汲沛霖怀揣报国之志投身国防,登上央视军事频道。学院坚持举办5·12国际护士节和康养文化艺术节两个大型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深厚的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学院持续强化师生联动、家校联动、校企联动三项联动机制,打造全面、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同时,学院开设了四类课程:思政课程,旨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人文课程,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专业课程,旨在加深岗位知识和技能训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传承工匠精神,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假期期间进行调研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社会价值和职业定位,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理念。此外,学院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五术”人才,即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让学生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凝聚思想共识 增强标杆意识
护理与康养学院党总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双高”专业群建设和职教本科建设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通过学习、研讨和交流,统一全体教职工思想,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交流中逐步形成共识,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建言献策,实践护理与康养学院学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和“12345”育人模式,在德技并修全面育人方面不断拓展新方法、开拓新思路,通过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扛红旗树标杆意识,迸发基层党建活力。教工党支部先后荣获校“优秀基层党支部”“四星级党支部”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市级“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青竹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宣讲团;“银龄向阳小火星帮帮团”入选2024年洛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学院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加深对党性的认识,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成为每位党员行动上的自觉追求。
一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省级党建工作创新品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双带头人的作用,通过“领头雁”的引领激发了整个团队的活力,实现了双融合、双促进的效果。2024年,智慧康养专业获评省级示范性骨干专业点;学院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入选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专家库专家人选1人,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技术能手5人,河南省“双师型”教师38人,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1人,洛阳市优秀教师1人;培育校骨干教师2人;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主编完成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开发“活页式”创新教材6部;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立项12项;省市级课题结项10项;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成果一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铜奖1项。这些为学院教科研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2024年,学院的四个专业均荣获国家级比赛的金奖。其中智慧康养专业学生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公共管理与服务赛项金奖第一名;婴幼儿托育专业学生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赛项金奖;护理专业学生获得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虚拟仿真赛项)(第二届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赛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体育保健专业学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空手道一金一银,这展现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是五育并举,第二课堂见成效。开设“银龄向阳”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伊滨区养老服务中心,乐养居、李东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参与学生330余名,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专业认同感。除此之外,全体党员参与帮扶毕业生就业工作,2021级就业率达到96.50%,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0.80%,创历史新高。学生考取养老护理员(高级)证书316人、老年照护师(中级)证书167人,母婴护理员(高级)证书68人等,所有应届毕业生均获得职业等级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学院还与中国医学研究院合作,培养健康照护师58余人;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合作,开展健康讲座20余次,培训学生约2000名;与九如城洛阳康养院合作,为社会培训养老护理员204人;应邀赴洛阳师范学院,完成急救技能培训近7000余人;师生共赴各级各类养老院、老年照护中心、伊滨区敬老院完成志愿服务约2000人次。